覆盖范围扩大,保障水平提升
2024年医保政策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变化如下:
一、参保覆盖范围扩大
-
制度整合与统一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覆盖所有应参保人员(除职工医保外),同时允许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
-
特殊群体保障强化
-
新农合参保人员连续缴费且未使用医保的,将获得至少1000元的大病医保激励;
-
妊娠期女性门诊检查费用纳入门诊保障,提高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
二、保障水平提升
-
门诊保障优化
-
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疾病)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病种增加至10种;
-
门诊统筹支付比例逐步提高,2024年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90.18%。
-
-
住院与门诊费用控制
-
住院次均费用控制在8443.63元,通过药品价格协同治理降低用药成本;
-
门诊保障范围扩大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种疾病。
-
三、资金管理与服务质量
-
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调整
-
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降至400元;
-
差异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基金平衡,确保待遇稳定。
-
-
基金监管与效率提升
-
通过智能监管系统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挽回损失31亿元;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跨省结算人次同比增长27.37%。
-
四、其他关键调整
-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 :2024年起扩展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等近亲属,支持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
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增强 :将产前检查纳入门诊保障,提高住院分娩报销比例。
以上政策通过扩大覆盖、优化保障、强化监管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医保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2025年将继续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如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完善个人账户共济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