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费的计算基数是确定监理费用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到监理单位最终能够获得的酬金总额。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双方协商的结果,监理费的计算基数可以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基数及其应用方式:
-
按建设工程投资的百分比计算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计费方式之一,它是按照工程规模的大小和所委托的监理工作的繁简,以建设工程投资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监理费。通常情况下,工程规模越大,建设投资越多,计算监理费的百分比越小。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较大型的技术改造工程所编制的工程概(预)算就是初始计算监理费的基数。工程结算时,再根据实际工程投资进行调整。
-
固定价格计算法:在这种方法下,业主与监理企业会在明确监理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协商一致确定一个固定的监理费,或者监理企业在投标过程中以固定价格报价并中标而形成的监理合同价格。当工作量有所增减时,一般不调整监理费。此方法适用于监理内容比较明确的中小型工程监理费的计算,业主和监理单位都不会承担较大的风险。
-
工资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费用计算法:该方法是以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的实际工资为基数乘上一个系数而计算出来的。这个系数包括了应有的间接成本和税金、利润等。除了监理人员的工资之外,其他各项直接费用等均由业主另行支付。由于这种方法在核定监理人员数量和监理人员的实际工资方面,业主与工程监理企业之间难以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较少使用。
-
按时计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服务时间(计算时间的单位可以是小时、工作日或月),按照单位时间监理服务费来计算监理费的总额。单位时间的监理服务费一般是以工程监理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为基础,加上一定的管理费和利润(税前利润)。采用这种方法时,监理人员的差旅费、工作函电费、资料费以及试验和检验费、交通费等均由业主另行支付。
-
监理成本加固定费用计算法:监理成本是指监理企业在工程监理项目上花费的直接成本;固定费用是指直接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各监理单位的直接费用与其他费用的比例不同,但是一旦估算出某个工程项目的监理成本,那么整个监理费也就可以确定了。在商谈监理合同时,往往难以准确地确定监理成本,这为签订监理合同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因此这种计算方法用得也很少。
-
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投资额进行分档计算,具体的计收方式由建设单位与工程监理企业协商确定。例如,监理工程造价在500万元及以下的不得小于2.5%,500万到1000万为1.9%至2.5%,以此类推,直至超过10亿元以上的部分不得大于0.5%。
-
按参与监理工作年度平均人数计算: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下的监理项目,还可以按照参与监理工作的年度平均人数来计算监理费,每人每年的标准金额为3.5万元/人·年。
监理费的计算基数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双方的协商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监理费的计算既公平合理,又能够充分覆盖监理单位提供的服务成本,并给予适当的利润空间,以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这也要求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便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