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生是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一位著名肿瘤学专家,他在肿瘤放疗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以下是对李宝生教授的详细介绍。
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
教育背景
- 李宝生于1986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学系,随后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4年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 李宝生现任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放疗六科主任、党委委员,并担任多个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候任主委等。
- 他曾在1999年至2000年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担任访问教授,利用国外学习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学术成就和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 李宝生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精确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特别是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重大研究成果
- 李宝生教授团队在肺癌、食管癌等肿瘤的放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轻正常组织放射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
- 他的团队在2024年发表了关于EGFR突变寡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社会影响和荣誉
社会影响
- 李宝生教授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规范化诊疗理念的推广。
- 他多次受邀到基层医院指导诊疗工作,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肿瘤防治水平。
获得荣誉
- 李宝生教授获得了多项荣誉和称号,包括“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省直工委五一劳动奖章”等。
- 他的团队也多次获得集体荣誉,如“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未来展望和学术活动
未来展望
- 李宝生教授将继续致力于肿瘤放疗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特别是在个体化精准放疗和免疫治疗时代下的新策略探索方面。
- 他计划进一步推动肿瘤放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我国肿瘤防治的整体水平。
学术活动
- 李宝生教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担任多个重要学术杂志的编委,推动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 他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致力于肿瘤放疗技术的创新和临床应用。
李宝生教授是山东省肿瘤医院乃至全国肿瘤放疗领域的杰出代表,他在肿瘤放疗技术、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不仅提升了我国肿瘤防治的整体水平,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李宝生教授将继续在肿瘤放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持续发展。
山东肿瘤医院李宝生擅长哪些领域?
李宝生医生是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肿瘤放疗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领域包括:
-
肿瘤诊断与放射治疗:精通各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及放射治疗。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显著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
图像引导放疗与器官运动控制:研究器官运动规律及其对放疗的影响,结合影像技术优化放疗方案,提升疗效。
-
肿瘤个体化治疗:通过功能成像和分子生物学指标预测放化疗敏感性,指导精准放疗。
-
乳腺癌与肺癌的放射治疗: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宝生医生还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并在国际期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李宝生在山东肿瘤医院的工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检索结果,李宝生教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 院本部(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440号):
每周一上午在门诊楼4楼知名专家1门诊出诊。 - 质子中心(济南市槐荫区烟台路2999号):
每周一上午和下午均在质子中心2楼门诊坐诊。
李宝生教授长期担任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放疗科主任等职,其门诊时间可能根据医院安排调整,建议通过医院官方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确认实时排班信息。
山东肿瘤医院李宝生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山东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在肿瘤放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创新放疗技术
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先进技术,通过提高放疗精度(亚毫米级)显著提升肿瘤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他还提出“个体化精准放疗”概念,建立多模态影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平台,推动胸部放疗的“中国模式”在国际推广。 -
临床疗效突破
- 肺癌治疗:早期肺癌3年生存率从50%提升至88%,晚期患者疾病控制时间提高50%,并改写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 食管癌治疗:局部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由26%提高至42%,术后肿瘤残存率显著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下降50%。
- 发表SCI论文81篇,其中多篇发表于《Int J Cancer》等高影响力期刊。
-
科研奖项与荣誉
- 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国家级及省级奖项。
- 2019年“食管鳞癌精准放疗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年总生存率提升至44.3%。
-
学术贡献与标准制定
- 参与制定《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推动我国放疗规范化发展。
-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委等职,培养国内外临床科研团队,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李宝生教授的成果通过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显著改善了肺癌、食管癌等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