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是个怎样的城市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
南昌拥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史,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也是江西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其城名数易,汉称豫章,唐称洪州等,明代定名为南昌。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
文化厚重
- 名人辈出:孕育了中国音乐鼻祖伶伦,汉代南州高士徐孺子,净明道派创始人、晋代治水专家许逊,明末清初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朱耷)等历史名家,王阳明、朱熹等历代大家也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
- 文化遗存众多:拥有600余处文化遗址,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唐代诗人王勃在此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西山万寿宫为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绳金塔屹立1100余年不倒,是南昌的“镇城之宝”;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红色文化
南昌是一座“英雄城”,1927年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市内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红色遗址随处可见,国之重器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也被命名为“南昌舰”。
自然环境
气候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
地理
南昌地处鄱阳湖畔,是中国长江以南丰饶富足之地,是一座集大江大湖大平原于一身的城市。境内湖泊河岔港湾众多,是典型的湿地平原型城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0%,又称“中国水都”。
经济发展
工业门类齐全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药和食品等行业都是千亿级别,钢铁、航空、服装等行业都是准千亿级别。南昌每年生产着全国1/3的大飞机组件和航空教练器、1/4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1/5的LED电子光源和摄像设备、1/6的轻型卡车和皮卡。
民营企业发达
民营企业占全省百强民企的30%,一直以来,南昌用全省5%的土地和11%的人口,贡献着全省26%的财政收入和30%的出口贸易。并且只用全省6%的城建资金和9%的固定资产投入,长期贡献了全省24%以上的社会财富。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南昌围绕VR、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领域重点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VR产业持续提升,成了南昌一张靓丽的“新名片”,预计到2025年,南昌有望成为“世界VR之都”。南昌高新区汇聚了一批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旅游资源
人文景点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万寿宫等历史景点,见证了豫章故郡的悠悠岁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红色景点,为南昌留下英雄的红色印记,吸引着无数游客。
美食文化
- 南昌拌粉: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道风味小吃,属赣菜系。将米粉放入沸水中涮热后装盘,加入剁椒、花生米、萝卜丁、食用油、酱油、葱花等佐料调拌而成,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佐料的比例搭配。
- 南昌瓦罐汤:又名南昌煨汤,尤以南昌民间饭庄最为有名,是江西南昌地区的特色名菜。采用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以土质陶器为瓦罐,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矿泉水为原料,置入巨型大缸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7小时以上。
城市地位
省会城市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交通枢纽
南昌处在中国最富庶的两大中心——珠三角与长三角的节点中心,也是闽台经济圈的腹地,离这三大区域都在800公里以内,是京台、京深、沪昆、武福高铁的汇集地,是全省水系的汇集地,是未来赣粤运河和浙赣运河的汇集地。
城市活力
2023年以来,南昌迎来“网红城市”元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7.7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举办了新春烟花秀、象湖半程马拉松、国际龙舟赛、“运动炫酷南昌万人骑游夜跑”等活动,用年轻人喜欢的打开方式,展示了城市的活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