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糖尿病相关规范中不存在“3.9 - 5.5”的标准情况说明
在目前搜索到的资料里,并没有“2025年糖尿病新规范3.9 - 5.5”的相关内容。不过,2025年在血糖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方面有如下一些新的规范和变化:
血糖新标准
通用空腹血糖标准变化
以前空腹血糖标准是3.9 - 6.1mmol/L,现在调整为4.4 - 6.1mmol/L 。
不同年龄段血糖标准
- 青少年:身体较好,血管、代谢情况都比较好,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 - 6.1mmol/L之间 。
- 孕妇:怀孕时身体内激素异常,胰岛素可能受雌激素影响出现代谢紊乱,空腹血糖需控制在5.1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 。
- 老年群体(未出现较严重心血管疾病):身体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下降,空腹血糖一般要求控制在6.1 - 7.0mmol/L,餐后血糖要在8.0到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小于7.0% 。
- 60 - 69岁老人:空腹血糖在4.4 - 7.0mmol/L 。
- 70 - 79岁老人:空腹血糖可以到4.6 - 7.5mmol/L 。
- 80岁以上老人:空腹血糖放宽到了5.0 - 8.0mmol/L 。
放宽血糖控制标准的情况
- 大于80岁的高龄糖尿病患者。
- 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经常出现低血糖患者。
- 病程很长且以往血糖一直不理想,但又无明显糖尿病并发症患者 。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相较于2020版有两个重要变化 :
无典型症状时诊断需谨慎
典型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 有典型症状时,诊断标准和之前一样,满足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 没有典型症状时,则需要同一个时间点的两个血糖指标(比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或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指标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不包括随机血糖)方可诊断为糖尿病。
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需再测
如果两个不同的血糖指标检测结果不一致,即一个血糖指标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另一个血糖指标未达到诊断切点时,则需要再次检测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的血糖指标,并考虑可能影响血糖指标检测结果的因素,排除感染、受伤或者其他应激情况等因素后,血糖值还是高,才能确诊为糖尿病。
如果“3.9 - 5.5”这个标准有特定的指向,例如是某个特殊群体或者特定检测场景下的标准,建议进一步查阅专业医学资料或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