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核通过后,诉讼程序将进入以下阶段:
一、法院主动送达法律文书
-
诉讼受理通知书
法院将向起诉方(原告或代理人)送达《诉讼受理通知书》,标志着案件正式进入审理程序。
-
向被告送达传票
同时,法院会向被告发送传票,要求其提交答辩状、证据材料等。
二、起诉方准备阶段
-
缴纳诉讼费
根据案件类型和金额计算诉讼费,并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部分程序可能支持在线缴费。
-
整理证据材料
汇集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据,包括合同、侵权记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并确保证据链完整。
-
撰写辩论意见(可选)
若需代理诉讼,可委托律师撰写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辩论意见。
三、法院后续程序
-
案件排期
法院将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安排开庭时间,并通过传票明确告知双方。
-
庭前准备
-
原告需熟悉庭审流程,明确举证责任;
-
被告需准备答辩要点及反证材料。
-
-
开庭审理
双方在法庭上依次举证、质证、辩论,法官主持庭审并记录要点。
四、后续跟进
-
判决或裁定
庭审结束后,法院将作出判决或裁定,并通过书面形式送达双方。
-
上诉程序(如需)
若对一审结果不服,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注意事项
-
证据提交需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及时提供证据”的规定,逾期提供可能影响证据效力;
-
诉讼周期通常为3-6个月,具体时间因案件复杂度而异。
建议起诉方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及时与律师沟通案件策略,并确保按时履行诉讼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