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信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基本要求与法律依据
- 编制阶段
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单位和个人,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 法律依据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方案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二、方案编制内容
- 分类要求
-
占地面积≥5公顷或挖填土石方≥5万立方米项目需编制 报告书 ;
-
占地面积0.5-5公顷或挖填土石方1000-5万立方米项目需填报 报告表 ;
-
其他项目无需编制但需履行防治义务。
- 核心内容
包括水土流失预测、预防和治理措施(如植被恢复、排水系统设计)、生态保护要求及水土保持设施方案。
三、审批与实施
- 审批流程
由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批,中央项目报国务院审批,地方项目报县级部门审批。 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60天,特殊项目可延长至半年。
- 实施要求
- 方案需与初步设计同步实施,工程验收时同步验收水土保持设施。 - 建立水土保持责任制,明确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环保职责。
四、目标与保障
- 目标
通过工程措施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工程区域生态平衡。 实现施工期间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 保障措施
-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方案编制、监测及设施建设。 - 加强施工人员环保培训,落实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推广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
五、附录说明
不同地区可能对方案编制有具体细则,例如青田县殡仪馆项目需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制定专项措施。建议编制单位参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等国家标准,并确保文件规范性和完整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水土保持方案的法律要求、编制规范及实施要点,具体项目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