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毫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亳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安徽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地貌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南北长约15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全市行政区域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亳州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安徽和河南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地理位置也为亳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气候环境
亳州气候环境优渥,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867.2毫米,年平均日照2040.9小时,无霜期约219天。
这种气候环境为亳州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宜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同时也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概况
亳州市下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截至2022年底,亳州市常住人口496.0万人。亳州的行政区划设置合理,四个县区的设置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便于行政管理。
人口分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亳州市常住人口为499.68万人,谯城区人口最多,为153.72万人,利辛县、涡阳县、蒙城县分别为118.73万人、117.07万人、110.16万人。
亳州的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尤其是谯城区作为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数量最多,这也反映了亳州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亳州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商成汤灭夏后建立的商朝的都城,历史上曾是魏文帝曹丕的陪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在此称帝,建“宋”政权,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亳州的历史背景丰富,作为三朝古都,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极高,吸引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著名历史人物
亳州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乡,如道教鼻祖老子、一代圣哲庄子、三国著名政治家曹操、神医华佗等。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为亳州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亳州的旅游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经济概况
经济现状
亳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24年1-11月,全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997.4亿元,增长11.7%,中药材流通贸易额1495亿元,增长12.7%。亳州的经济结构以中医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产业发展
亳州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自动驾驶环卫车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亳州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城市竞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毫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亳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安徽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环境适宜,行政区划合理,人口分布集中。近年来,亳州经济发展迅速,以中医药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安徽毫州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安徽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著名景点,涵盖历史遗迹、文化场馆和自然风光。以下是主要推荐:
一、历史人文景点
- 花戏楼
- 国家AAAA级景区,原名山陕会馆,以砖雕、木雕和彩绘闻名,是明清建筑艺术的典范。
- 曹操运兵道
- 被誉为“地下长城”,是东汉末年曹操修建的军事战道,布局复杂,工程浩大。
- 华祖庵
- 纪念神医华佗的庙堂,种植大量蔓佗罗,展示中医药文化。
- 南京巷钱庄
- 清道光年间的老字号钱庄,现为钱庄博物馆,展现古代金融文化。
- 道德中宫
- 道教宫观,传为孔子问礼处,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
二、文化场馆与工业旅游
- 亳州博物馆
- 展示亳州五千年历史文化,文物丰富,免费开放。
-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 国家AAAA级景区,介绍中国白酒文化,可参观古井酒厂。
- 天静宫
- 老子故里,有国内最大的老子铜像,道教文化深厚。
三、自然与生态景点
- 郑店子风景区
- 涡河与洪河交汇处的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高,适合观鸟和休闲。
- 白鹭洲风景区
- 国家AAA级景区,以水利文化为主题,有水上娱乐和生态园林。
- 华佗百草园
- 集生态观光与文化研学于一体,适合家庭出游。
四、其他推荐
- 曹氏宗族墓群:汉魏时期曹氏家族墓葬群,历史价值高。
- 汤王陵公园:纪念商汤王的陵墓,环境幽静。
- 亳州野生动物园: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亲子游好去处。
温馨提示:部分景点需购票(如曹操运兵道50元起),建议提前查询开放时间及优惠政策。
安徽毫州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安徽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涌现了众多历史名人,以下是部分代表人物及其简介(按朝代分类):
一、古代名人
- 商汤(约前1600年):商朝开国君主,建都于亳州,被尊为“圣君”,亳州现存汤王陵公园。
- 老子(约前571—前471年):道家学派创始人,涡阳县有天静宫(老子诞生地争议地),亳州与老子文化关联密切。
-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亳州蒙城人,与老子并称“老庄”,思想影响深远。
- 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亳州谯城区人,发明“麻沸散”,被尊为“外科鼻祖”。
- 曹操(155—220年):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三国魏武帝,亳州谯城区人,统一北方,文学成就突出(如《观沧海》)。
- 夏侯惇、夏侯渊、夏侯玄:三国曹魏名将,亳州人,夏侯惇为“五大良将”之一,夏侯玄为早期玄学领袖。
- 花木兰(南北朝时期):谯城县人,巾帼英雄,代父从军故事广为流传,亳州存有木兰墓。
二、近现代名人
- 姜桂题(1843—1922年):清末任北洋陆军将领,亳州谯城区人,参与镇压义和团。
- 张乐行(1810—1863年):清末捻军首领,涡阳县人,领导反清起义。
- 李敬玄(615—682年):唐朝宰相,亳州谯县(今亳州谯城区)人,参与边疆治理。
- 孟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亳州人,代表作《魔合罗》。
- 薛蕙(1489—1539年):明代诗人,亳州人,诗文集《考功集》影响深远。
三、文化象征与传说人物
- 庄子:道家思想集大成者,亳州蒙城与庄子文化深度关联。
- 嵇康(224—263年):竹林七贤之一,亳州涡阳有嵇康墓,以音乐与文学著称。
注:亳州历史名人众多,以上列举为部分代表性人物。如需更完整名录,可参考亳州地方志或博物馆资料。
安徽毫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根据检索结果,安徽亳州市2024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总量与增速
2024年亳州市GDP达2521.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前移1个位次;GDP增速为6.1%,快于全国、全省1.1和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皖北六市第1位。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领跑皖北地区,展现出较强发展动能。
二、产业结构优化
-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34.3:53.3调整为12.1:35.1:52.8,第二产业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加快。
- 工业表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10个月居全省第3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3%。
- 特色产业: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2102.6亿元,增长11.9%;白酒及保健酒、新能源等六大特色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47%。
三、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9.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
- 消费市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9%,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63.1%。
四、财政与民生
- 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8亿元,增长5.5%,增速居全省第1位。
-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和6.8%,增速居皖北前列。
五、区域发展亮点
- 中医药产业:形成全产业链条,2024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 长三角合作:新落地沪苏浙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5个,累计建设27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 文旅经济:接待游客37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3亿元,获评“中国康养旅游城市”。
总结
亳州市经济呈现“增速全省靠前、总量稳步提升、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通过“六一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成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