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和政策自2022年起进行了调整。了解最新的划入比例和规定对于参保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划入比例
划入比例
自2022年9月1日起,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这一调整旨在通过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实现大共济,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待遇保障水平。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比例
划入比例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继续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具体标准为:不满70周岁的按100元/月划入,70周岁(含)以上的按110元/月划入。这一定额划入标准有助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确保他们在没有工作单位支持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障。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
自2022年9月1日起,北京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及其参加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父母、配偶、子女(简称“共济对象”)符合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的相关费用。
这一范围的扩大有助于提高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率,通过家庭共济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
个人账户资金划入时间
划入时间
自2022年9月1日起,每月5日前,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医保费征收情况,完成在职职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的划入工作。固定的划入时间有助于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和规划医保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及时到账。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和政策自2022年起进行了重要调整。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计入其缴费基数的2%,而退休人员则按定额划入。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已扩大至包括家庭成员,资金每月5日前划入。这些调整旨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待遇保障水平。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入账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入账时间如下:
- 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每月月底最后一天进行划扣。
- 在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自2022年9月起,每月5日前完成资金划入。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批量扣款日为每月15日(遇节假日顺延),但参保人在此期间不可通过其他渠道缴费。建议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实时查询账户划扣情况。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根据北京市医保政策,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支付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的个人自付费用
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例如就医购药时需个人负担的部分。 -
覆盖家庭成员的合规医药费用
通过办理“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可授权给已参保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使用,用于支付他们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药店购药时的个人自付费用。需注意:- 共济对象需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 需提前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完成家庭共济备案;
- 就医时仍需使用患者本人的医保卡,仅共享账户资金,报销待遇按患者本人参保类型执行。
-
支持城乡居民医保和长护险缴费
个人账户可探索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共济对象参加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缴费,并支持购买北京市补充医疗保险(如普惠健康保)。 -
禁止用于非医疗相关支出
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支出。
操作提示:
- 参保人可通过“北京医保”微信公众号、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渠道查询账户余额及使用情况;
- 家庭共济成员需优先使用本人账户余额,不足时再按备案顺序使用他人账户。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提现吗
根据北京市医保政策,个人账户资金的提现需分情况处理:
-
2022年9月1日前已分配的资金(即已计入医保专用存折或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中的资金)仍可随时自由支取。
-
2022年9月1日起新增的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只能在就医、购药等规定范围定向使用。但若参保人死亡、转外国籍、外国人离境或跨制度参保(如转公费医疗等)等终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情形,可在办理终止参保手续后申请个人账户清算,资金划入医保待遇支付银行账户或转至参保单位账户。
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本人及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等)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发生的个人负担费用,以及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缴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