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劳动关系认定模糊
-
导致参保主体不明确:多数外卖骑手与平台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而是通过众包、劳务外包、个体工商户注册等模式合作,使得超过80%的骑手处于法律身份灰色地带,难以确定社保缴纳的责任主体。
-
影响社保制度适用:现行《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基于传统劳动关系设计,无法直接适用于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导致传统社会保险制度在外卖骑手群体中失效。
二、平台企业成本压力大
-
缴纳社保费用高:若为所有活跃骑手交社保,平台每年需付出巨额成本。如美团2023年净利润为139亿元,若要为所有活跃骑手交社保,其全年净利润也难以承担。
-
可能导致成本转嫁:为控制成本,平台可能将新增的社保成本转嫁给第三方公司、入驻商家或消费者,如要求第三方公司让出部分利润、提高商家抽成、增加消费者配送费等。
三、骑手个人意愿不强
-
收入降低顾虑:大量外卖骑手担心缴纳社保的自付部分会降低实际收入,而骑手工作多为短期急需现金流,更在意现钱收入,对长远的社保保障重视不足。
-
对社保认知不足:许多骑手文化程度不高,对社保政策了解有限,不清楚缴纳社保的好处和必要性,认为缴纳社保不如多接单赚钱,且担心缴费年限不够、转移接续复杂等问题。
四、政策执行与落实存在难点
-
政策碎片化:各地社保政策差异明显,在缴费基数、参保门槛、待遇衔接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导致外卖骑手在不同地区参保面临不同问题,且现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仍处于“省级统筹+中央调剂”过渡阶段,骑手在不同城市间流动时社保转移困难。
-
参保流程繁琐:灵活就业人员想要参保,需承担较高的社保费率,且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等手续相对复杂,耗时费力,影响了骑手的参保积极性。
五、商业保险保障不足
-
赔付限制多:部分平台或代理商为骑手购买的商业保险存在“保险歧视”,如只保人不保货、不保车,且对配送货品一般不予赔付,赔付条件苛刻,一旦发生事故骑手需自己为此买单。
-
保额较低:一些商业保险的保额相对较低,无法充分满足骑手在发生重大事故或疾病时的保障需求。
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劳动关系认定难、平台成本高、骑手意愿低、政策执行难以及商业保险保障不足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制约了外卖骑手社保的有效落实,需要政府、平台、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从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参保流程、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外卖骑手社保问题的解决,切实保障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