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名词解释是口腔医学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口腔科名词及其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口腔科常见名词解释
龋病
龋病(dental caries)是一种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龋病的发展过程包括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形成、糖分发酵产酸、牙体硬组织破坏等步骤。预防龋病的关键在于控制牙菌斑和减少糖分摄入。
牙周病
牙周病(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或丧失。
牙周病的治疗需要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如洁牙、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严重者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the third molar)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青年。智齿冠周炎的治疗包括局部冲洗和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拔除阻生智齿。
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 RCT)是一种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预备根管,去除感染源,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的治疗技术,用于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根管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根管的清洁和充填质量,术后需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是一组导致咀嚼肌群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结构异常的疾病,表现为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口腔科疾病名称解释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acute apical periodontitis)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病理改变过程,可发展为局限性牙槽骨骨髓炎,严重者为颌骨骨髓炎。
急性根尖周炎需要尽快进行根管治疗以减轻疼痛并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指牙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刺激时出现的短暂、尖锐的疼痛或不适,常见于牙颈部楔状缺损或牙龈退缩。牙本质过敏的治疗包括使用脱敏剂、修复缺损或牙周治疗,以减少刺激和敏感。
干槽症
干槽症(dry socket)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检查可见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伴恶臭。干槽症的治疗主要是局部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创。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oral ulcers)是指出现在口腔内唇、舌、颊腭等部位黏膜上的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溃疡,典型病灶具有“黄、红、凹、痛”特征。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是局部止痛和促进愈合,严重者需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
通过以上解释,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口腔科的名词和疾病。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