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正式名称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
这条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即1947年,当时中国政府编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以未定国界线符号标绘了十一段线。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将11段改为9段,并于1953年取消了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段,形成了现今的九段线。
九段线内的所有岛礁,主权属中国所有,所有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渔业资源)也归中国所有。国外船只可以在岛礁24海里外无害通过。
关于九段线的具体形态和地理坐标,虽然我不能直接提供地图图片,但是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
- 九段线基本上是基于天然的海沟、海槽等自然地貌特征来划分的。
- 它环绕着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并且最南端到达接近北纬4度的位置,即曾母暗沙附近。
- 线的形状像英文字母“U”,因此也被称为“U形线”。
如果您需要查看具体的南海九段线地图全图,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或者访问相关政府网站查询详细的地理信息。许多在线地图服务如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也可能提供南海九段线的相关标注,但请注意,不同国家的地图可能会有不同的标注方式,特别是在涉及争议地区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南海地区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涉及到九段线的问题往往牵涉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区争端。因此,在讨论或使用这些地图资料时,应当谨慎对待,尊重各国立场及国际法原则。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或帮助理解特定方面的内容,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