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矿石的国家标准,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主要国家标准
-
GB/T 36144-2018《铁矿石 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
-
适用范围:钢铁冶炼用天然和加工铁矿石
-
主要内容:规定了六种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取样制样及检测方法,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
-
GB/T 10322.1-2014《铁矿石 取样和制样方法》
- 规范:化学成分、水分、粒度分布等物理冶金性能的测定方法,适用于铁矿石的标准化取样和制样流程。
二、其他相关标准
-
铁矿石产品等级划分 :由TC317归口,主要分为富矿(>70%-90%Fe)、贫矿(<30%Fe)等类别,影响冶炼效率和成本。
-
硫、磷、铝等元素测定方法 :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6730系列)、EDTA滴定法等,用于评估矿石纯度。
三、分类标准差异
-
炼钢用铁矿石 :对入炉块度、碱度(CaO+MgO/(SiO₂+Al₂O₃)比值)等有明确要求,例如碱性转炉炼钢生铁矿P≤0.2%。
-
高炉炼铁用铁矿石 :根据炉渣碱度进一步划分为酸性、半自溶性、碱性等类别,P值限制更严格。
四、标准实施意义
-
保障钢铁产品质量,降低焦比和环境污染风险;
-
促进铁矿石资源合理利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以上标准共同构成我国铁矿石质量监管体系,覆盖从资源开发到终端产品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