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线和质控线是免疫层析技术(如胶体金法)中的核心设计,其原理与功能如下:
一、检测线(T线)原理
-
抗体包被与捕获作用
检测线固定有特异性抗体(如病毒抗体A的抗体A'),当样本中含有目标抗原时,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在层析过程中被检测线上的抗体捕获,形成“抗体-抗原-标记抗体”夹心结构,通过显色技术(如胶体金聚集)呈现红色条带。 -
特异性识别机制
检测线仅对目标抗原产生反应,例如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中,T线包被的抗体仅识别病毒N蛋白,确保检测结果的特异性。
二、质控线(C线)原理
-
流程验证功能
质控线包被对照物质(如羊抗鼠IgG抗体或抗原b的抗体B),无论样本是否含目标物,胶体金标记的对照物质(如鼠IgG)均会与C线结合显色,验证试剂盒有效性及层析过程正常。 -
排除干扰因素
若C线未显色,表明样本量不足、试剂失效或操作失误,结果无效,需重新检测。
三、结果判读逻辑
结果类型 | 检测线(T线) | 质控线(C线) | 意义 |
---|---|---|---|
阳性 | 显色 | 显色 | 样本含目标抗原 |
阴性 | 不显色 | 显色 | 样本不含目标抗原 |
无效 | 不显色/显色 | 不显色 | 检测流程异常 |
四、技术实现基础
- 胶体金标记技术:胶体金颗粒表面吸附抗体/抗原,通过显色反映结合状态。
- 层析动力学:样本液在毛细作用下依次流经结合垫、检测线和质控线,完成抗原-抗体反应。
五、典型应用场景
- 疾病快速检测:如新冠病毒、HIV抗体检测。
- 生物标志物筛查:妊娠检测、传染病诊断等。
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协同设计,既保证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又通过内置质控机制提升了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