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检测的胶体金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初步筛查。该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标记有颜色的胶体金颗粒来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
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通常包含一个试纸条或卡片,其上有几个关键区域:样本孔、结合垫(含有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当样本被加入到样本孔后,它会沿着试纸条移动,并与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抗体发生反应。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抗原,这些抗原将与胶体金标记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着液体继续向前流动,这个复合物会被固定在检测线上预先包埋的另一组抗体捕捉,从而在T线位置显示出一条红色或紫色的线条。这条线的存在表明样本中存在新冠病毒抗原,即为阳性结果。
另一方面,无论样本中是否含有抗原,过量的胶体金标记抗体都会继续向前移动并最终到达质控线,在那里它们与预先固定的另一种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颜色线条,这被称为质控线。质控线的存在确保了试剂的有效性以及层析过程的正常进行。
因此,典型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结果示意图如下:
- 阴性结果:仅在质控线(C线)上出现一条红线,而检测线(T线)上没有红线。
- 阳性结果:在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上均出现红线。
- 无效结果:质控线(C线)上没有出现红线,这可能意味着测试失败或者操作不当,需要重新进行测试。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描述:“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原将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新冠 N 蛋白抗体 MAb1,形成新冠病毒抗原-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复合物随样本继续迁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另一个新冠 N 蛋白抗体 MAb2 抗体捕获,形成紫红色的检测线(T 线),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如果检测线(T 线)不显色,则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阴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胶体金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它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例如,早期感染时病毒载量较低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中,即使病毒已经被清除,仍可能出现阳性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手段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