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探伤检测报告单是用于记录和评估钢结构焊缝质量的重要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一、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编号与工程信息
包含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工程部位、委托单位、施工单位等基础信息。
-
检测类别与性质
明确标注检测类别(如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射线探伤等)及检测性质(委托检测/自检)。
-
检测依据与标准
列出检测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T 11345-89》《JGJ81-91》《CECS102:2002》等。
二、检测项目与结果
-
焊缝信息
-
编号与位置 :焊缝编号、构件名称、焊缝型式(如对接焊缝、角焊缝)、板厚等。
-
检测长度与比例 :总长度、检测比例(≥10%且≥1条)。
-
-
检测方法与设备
-
超声波探伤:探头规格、灵敏度、耦合剂类型。
-
渗透探伤:渗透剂类型、显像剂型号、黑度等级。
-
射线探伤:仪器型号、增感方式、胶片型号、象质指数。
-
-
质量评定
- 根据检测结果,将焊缝分为I级(合格)、II级(需返修)等等级,并注明具体数量。
三、结论与建议
-
合格结论 :检测项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
返修建议 :对评为II级的焊缝需制定返修方案并重新检测。
-
注意事项 :报告需加盖检测单位专用章,涂改无效。
四、附录与附件
-
原始记录 :探伤波幅图、底片照片、缺陷评级示意图等。
-
检测设备校准证书 :确保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以上内容为模板框架,具体报告需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调整。建议检测单位在编制报告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