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信息,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和使用范围在2024年有了一些新变化,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
在职职工:
- 年龄不满45岁:按本人月缴费基数的2%-3%划入医保个人账户。
- 年龄满45岁但未退休:按本人月缴费基数的3%-4%划入医保个人账户。
- 退休人员:按本人基本养老金的4%-4.5%划入医保个人账户。
地区差异:
- 以上海为例,2024年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将于7月1日计入,在职职工个人缴费的2%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根据年龄划分,74岁以下为1680元,75岁以上为1890元。
二、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新变化
支付范围扩大:
- 自2024年10月1日起,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
- 近亲属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的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
- 医疗费用: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购买医疗器械及耗材等产生的个人负担费用。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为家庭成员签约家庭医生的费用。
- 长期护理保险费: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近亲属支付护理费用。
- 补充医疗保险费:支持购买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如惠民保、特药险等。
- 自2024年10月1日起,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
共济机制:
- 医保个人账户的共济范围从最初的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扩展至近亲属,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及外孙子女等。
地区试点:
- 截至2024年,已有多个省份(如海南、天津、山东等)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功能,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绑定近亲属关系,实现账户资金的家庭共济。
三、政策背景与目的
政策背景:
- 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和使用范围的调整,是基于国务院《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加入长期机制指导意见》的要求,旨在优化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
政策目的:
- 提升公平性:通过调整划入比例和使用范围,使医保资金更加公平地惠及不同年龄层和家庭成员。
- 增强灵活性:赋予参保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医保账户资金。
- 促进健康管理:支持家庭医生签约和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四、温馨提示
- 查询方式:参保人员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或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12393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具体政策。
- 地区差异:医保政策的具体执行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关注当地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上述信息来源或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