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45项检测是指对土壤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检测,旨在全面评估土壤的质量、健康状况以及污染情况。以下是土壤45项检测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土壤45项检测项目
重金属和无机物指标
- 重金属:汞、砷、银、铁、锰、钴、硒、铋、铅、镉、铜、锌、镍、锑、钒、钡、总铬。
- 无机物:pH值、水分、电导率、氟化物、油(总石油烃)、挥发性卤代烃、六六六、滴滴涕、阳离子交换量等。
挥发性有机物
- 挥发性有机物: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
半挥发性有机物
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a]荧蒽、苯并[k]荧蒽、茚并[1,2,3-cd]芘、萘等。
有机物和其他分析
- 有机物:苯系物、多环芳烃、苯并(a)芘、领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二噁英、氟化物、有机质、含水率、总碱度、矿物油等。
- 其他:土壤有机质、有机碳、碳酸氢根、有效磷、全磷、有效碳、有效硼、全氮、氯离子、容重、水溶性盐、阴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等。
土壤检测方法
常用的土壤检测方法
- 色谱分离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 原子荧光光谱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汞、砷、硒、铋、锑等元素。
- 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的铅、镉、铜、锌、镍等元素。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用于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土壤中的化学元素。
- X射线荧光光谱法:用于快速有效地检测和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
-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与管制项目(GB 15618-2018)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GB 36600-2018)
-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22105.1)
-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
-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2006)。
地方标准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标准,如广东省、山东省等地的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45项检测涵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和其他分析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状况,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分离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土壤检测提供了规范和指导,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检测中常见的45项指标有哪些
土壤检测中常见的45项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
物理性质:
- 土壤容重
- 土壤田间持水量
- 凋萎系数
- 机械组成
-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
-
化学性质:
- pH值
- 可交换酸度
- 水解性酸度
- 阳离子交换量
- 交换性盐基及盐基总量
- 有机质
- 碳酸钙(无机碳)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全硫
- 全硼
- 全硒
- 全铁
- 全锰
- 全铜
- 全锌
- 全钼
- 全铝
- 全硅
- 全钙
- 全镁
- 有效磷
- 速效钾
- 缓效钾
- 有效硫
- 有效硅
- 有效铁
- 有效锰
- 有效铜
- 有效锌
- 有效硼
- 有效钼
- 游离铁
-
重金属:
- 总汞
- 总砷
- 总铅
- 总镉
- 总铬
- 总镍
-
有机物:
- 挥发性有机物(如四氯化碳、氯仿、苯等)
- 半挥发性有机物(如硝基苯、苯胺等)
- 多氯联苯
- 多环芳烃
- 酚类化合物
-
其他:
- 水分
- 电导率
- 氟化物
- 油(总石油烃)
- 氯离子
- 硫酸根
- 酸溶性硫酸盐
- 氨氮
- 亚硝酸盐氮
- 硝酸盐氮
- 水溶性盐总量
- 土壤有机质
- 有机碳
土壤检测的流程是怎样的
土壤检测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采样:
- 布点原则:根据相关标准(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等),在监测区域内合理布设采样点,确保点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 采样方法:采用铁铲、取土钻等工具,按照规定的深度(一般为0-20厘米)采集土壤样品。注意避免在田边、沟边等人为干扰大的地方采样。
- 样品混合:将多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混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样品。
-
样品制备:
- 风干: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和污染。
- 粗粉碎:剔除石块、植物残体等杂质后,用木棒或锤子将土壤粗略粉碎。
- 细磨和过筛:进一步研磨土壤样品至细粉状,并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筛选,确保样品均匀一致。
- 分装:将制备好的土壤样品分装到干净的样品袋中,标注采样编号、日期、地点等信息。
-
检测分析:
- 物理性质检测:包括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等,采用筛分法、比重计法、环刀法等方法。
- 化学性质检测: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重金属含量等,采用玻璃电极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
- 生物学性质检测: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等,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比色法、荧光法等方法。
-
结果评估:
- 数据分析: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各项指标含量,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土壤质量。
- 报告撰写: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评价结论等,为后续的土壤管理提供依据。
土壤检测需要多长时间
土壤检测所需的时间因检测项目的复杂性和实验室的工作量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检测项目及其大致所需时间:
-
土壤检测常规五项(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
- 整个流程通常需要5-7天。
-
土壤45项检测:
- 从样品采集到报告编制,整个过程可能需要3-4周的时间。
-
特殊情况:
- 如果需要加急处理,某些实验室可以在3-7天内完成样品检测并出具报告。
-
快速检测:
- 使用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某些项目(如pH值、有机质、氮、磷、钾)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