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抽检的标准依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层级:
一、标准类型
-
国家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如食品安全标准)是检验的基本依据,涉及产品安全、健康等核心指标时必须执行。例如,食品抽检中需检测致病微生物、重金属残留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 -
企业标准
若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则抽检可依据企业标准。例如,企业制定的安全帽生产标准若高于国标,抽检时将以企业标准为准。 -
行业、地方标准
当产品执行行业或地方标准时,抽检直接依据这些标准进行判定。
二、标准优先顺序
-
层级关系
- 国家强制性标准 > 企业标准(仅限严于国标时);
- 行业/地方标准 > 企业标准(若企业标准未严于前者)。
-
冲突处理
当不同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优先采用最严格的标准作为判定依据。例如,若某食品添加剂限量在国标和企标中不同,抽检将按更严的指标执行。
三、判定规则
-
合格标准
检验结果需符合所有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性能、安全性、标签标识等。例如,食品抽检需同时满足微生物限量和添加剂使用标准。 -
综合判定
- 单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整体不合格;
- 若主要项目低于推荐性标准(如国标中的非强制条款),需在报告中注明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异。
-
抽样检验的特殊性
抽检结论仅表明“未见异常”或“不符合标准”,不代表整批产品绝对合格或不合格。
四、例外情形
对于未明确适用标准的新产品,抽检可参考同类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明示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