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单位社保只交了个人部分,而未交单位部分时,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向社保局投诉
投诉流程
- 准备材料:收集并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费记录等证据。
- 提交投诉: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交投诉,说明情况并要求补缴。
- 跟进处理:保持与社保局的沟通,跟进投诉处理进度。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与公司协商
协商步骤
- 沟通明确: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明确指出社保缴纳不足的问题,并要求公司提供补缴计划。
- 书面记录:确保所有沟通都有书面记录,以备后续可能的法律程序使用。
-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向社保局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法律途径
劳动仲裁
- 申请仲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详细阐述用人单位未足额缴交社保的事实、自身的诉求以及相关证据。
- 仲裁结果: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若仲裁结果支持劳动者的诉求,用人单位将被强制要求足额补缴社保费用,并可能需承担因未足额缴交给劳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律咨询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疫情期间的减免政策
- 政策了解: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社保减免政策,确认公司是否属于减免范围。
- 政策影响:如果公司未参加减免政策,仍需补缴社保费用,可以向社保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个人补缴
个人不能补缴单位未缴的社保部分,只能由单位进行补缴。
当单位社保只交了个人部分时,您可以通过向社保局投诉、与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收集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依据,可以帮助您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单位社保只交了个人部分,个人需要承担全部社保费用吗?
单位社保只交了个人部分,个人不需要承担全部社保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相关法规,社保费用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具体责任如下:
-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部分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个人缴纳2%。
-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 工伤保险:由单位全额缴纳,个人无需缴纳。
- 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缴纳,个人无需缴纳。
因此,如果单位只缴纳了个人部分的社保费用,而未承担其应缴的部分,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管理部门申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其应承担的社保费用。
如何查询单位社保缴纳情况?
查询单位社保缴纳情况有多种途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线上查询
-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 访问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 使用单位的社保编号或相关证件信息登录。
- 在平台上找到“社保查询”功能,查看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
-
各地网上办事大厅:
- 登录所在地的网上办事大厅或社保局官方网站。
- 找到社保查询或缴费信息查询功能,输入单位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
山东省电子税务局(适用于山东省单位):
- 登录山东省电子税务局。
- 导航到“地方特色—社保业务—社保费查询—职工扣缴明细查询”。
- 设置查询条件并点击查询,即可查看单位所有职工的社保费扣缴明细。
线下查询
-
社保服务网点:
- 前往所在地的社保服务中心或社保局。
- 携带单位的有效证件(如营业执照、社保编号等)进行查询。
- 工作人员会协助你查询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
-
拨打12333客服热线:
- 拨打全国统一的社保客服热线12333。
- 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的查询服务,提供单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单位社保缴纳比例是多少?
单位社保缴纳比例因地区和险种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险种的单位缴纳比例:
-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通常为16%左右,但部分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如上海为16%,深圳户籍为16%+1%(即17%),非深圳户籍为16%。
-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一般在6.5%至10%之间,具体取决于地区政策。例如,上海为9%(含生育保险),深圳一档医保为5%,二档医保为1.5%。
-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一般在0.5%至1.5%之间,例如上海为0.5%,深圳为0.8%。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一般在0.2%至2%之间。例如,上海基础费率为0.16%-1.52%,深圳根据行业分八档基准费率,范围为0.2% - 1.4%。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通常为0.5%至1%之间,个人不缴纳。例如,上海未单独列出生育保险比例,但包含在医疗保险费中,深圳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