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ITI种植体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核心区别在于表面处理技术、材料构成及临床应用特点:
一、非亲水种植体
- 表面处理:采用大颗粒喷砂酸蚀技术(SLA技术),增强钛金属与骨组织的结合能力。
- 骨结合时间:通常需6-8周,临床数据积累丰富,稳定性较高。
- 价格:相对亲民,参考价格约5800元起/颗。
- 适用人群:骨质条件较好、预算有限且可接受较长愈合周期的患者。
二、亲水种植体
- 表面处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生产,表面形成亲水氧化层,保存于生理盐水中避免氧化,提升湿润性和细胞吸附能力。
- 骨结合时间:缩短至3-4周,降低种植体周围炎风险,适应症更广(如上颌窦提升、糖尿病患者等)。
- 价格:中高端定位,参考价格约9800元起/颗。
- 适用人群:需快速愈合、骨量不足或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
三、亲水钛锆合金种植体
- 材料特性:由85%钛和15%锆组成,兼具钛的轻质高强与锆的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更优。
- 性能优势:机械强度高,抗疲劳性强,骨结合时间4-8周,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 价格:高端定位,参考价格约18000元起/颗。
- 适用人群:复杂修复需求(如全口种植)、骨量严重不足或追求长期稳定性的高预算患者。
总结:三类种植体分别针对不同临床需求与预算,非亲水型注重性价比和基础稳定性,亲水型强调快速骨结合,钛锆合金型则满足高难度病例和长期耐用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