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救回来的几率没有固定数值,受出血部位、出血量、救治时间、患者基本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 出血部位:
-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心跳、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都由其控制。脑干出血非常危险,若出血量超过 5ml,存活率低于 20%;即使出血量低于 5ml,存活几率也仅为 50% 左右。
- 大脑半球:如额顶叶、枕叶等部位出血,若出血量不大,存活率可达 80%-90%;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导致脑疝形成,存活率会降到 10%。
- 丘脑:丘脑是感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丘脑出血存活率一般能达到 80% 以上,但出血量较大时,存活率会降至 60%-70%。
- 小脑:小脑出血若出血量不大,存活率通常有 80%-90%;若出血量较大,也会压迫周围组织,影响生命体征,降低存活几率。
- 出血量:
- 少量出血:如果出血位于非功能区,且出血量较少,如少于 20ml,通过及时治疗,治愈率大概在 70% 左右。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人的几率可达 95% 以上。
- 大量出血:当出血部位在重要功能区,或出血量大于 50ml,会对脑内其他部位造成严重损伤,治愈难度大,救治成功率可能只有 20% 左右。出血量越大,对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就越严重,患者恢复正常人的几率几乎为零。
- 救治时间:脑出血急救的黄金时间非常关键,一般大脑半球出血量≥40 毫升、小脑出血量≥10 毫升,最好能在两小时内手术,尽量不要超过 3 小时,否则会引发脑水肿,导致脑细胞严重损害,大大增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 患者基本健康状况:年轻患者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能更好地承受疾病冲击,救治成功率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或本身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身体耐受性差,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会影响救治成功率和恢复效果。
总体来说,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控制、康复治疗等综合手段的应用,脑溢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在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