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15-15-15和17-17-17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养分含量与标识含义
-
数字含义
两组数字分别代表肥料中氮(N)、磷(P₂O₅)、钾(K₂O)的含量百分比。例如:- 15-15-15:每100克肥料含15克氮、15克五氧化二磷、15克氧化钾。
- 17-17-17:三种元素含量均为17%,总养分含量更高。
-
元素标注要求
包装上需明确标注为P₂O₅(磷)和K₂O(钾),而非单质磷或钾。若标注为P或K且含量异常(如K>K₂O),可能存在虚标问题。
二、肥效特性对比
指标 | 15-15-15 | 17-17-17 |
---|---|---|
养分浓度 | 较低(总养分45%) | 较高(总养分51%) |
肥效特点 | 速效型,快速补充营养,适合短期需求 | 养分释放更集中,可能延长肥效 |
适用场景 | 地栽作物、需频繁补肥的植物 | 需高浓度养分的作物或贫瘠土壤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用量控制
- 高浓度肥(如17-17-17)需减少单次用量,避免盆栽植物烧苗。例如,阳台种植建议少量撒施并配合浇水。
- 大田作物可按需调整,如目标产量5000公斤/亩的番茄,17-17-17肥用量约8.8公斤/亩。
-
土壤适配性
- 沙质土优先选择缓释型肥料,防止养分流失。
- 酸性土壤(pH<6.0)慎用高浓度肥,避免盐分累积。
-
复合肥局限性
两者均不含中微量元素(如钙、镁、硫等),长期单一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元素失衡,需搭配腐殖酸或有机肥。
四、选购建议
- 认准国标:包装需标注GB/T15063-2020等国家标准,避免选用仅标企业标准的产品。
- 按需选择:叶菜类可选15-15-15满足速效需求;茄果类膨大期可搭配17-17-17提升钾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