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特定疾病患者
-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正骨过程中可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额外负担,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 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如骨的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正骨操作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的脊髓受压较为严重,正骨不当可能会使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更严重的神经症状,如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颈椎关节相对僵硬且存在炎症,正骨时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加剧,导致疼痛和损伤加重。
- 肩袖损伤患者:正骨的手法和力度可能对肩袖造成二次损伤,加重病情。
-
特殊身体状况人群
- 孕妇、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身体状态不稳定,正骨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风险。
- 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如血友病等,正骨过程中即使轻微的组织损伤也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形成局部血肿或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 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局部肿胀或瘀血严重时,正骨会加重软组织损伤,不利于恢复。
-
其他情况
- 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状者:在未明确诊断前进行正骨,可能会加重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 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正骨操作会刺激皮肤,导致疼痛加剧、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 骨关节或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正骨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扩散或转移,加重病情。
-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强度降低,正骨时容易发生骨折。
- 酒后或精神失去正常控制的人:无法配合正骨操作,且身体反应和感知能力异常,容易导致意外受伤。
- 脊柱先天性畸形的患者:如半椎体、峡部裂等,正骨效果不佳,且可能因特殊的解剖结构而导致正骨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
正骨虽有多种适应证,但禁忌证也需严格把握。上述禁忌情况涵盖了特定疾病、特殊身体状况及其他多种复杂情形,临床操作中务必谨慎甄别,以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因不当正骨引发的严重后果,保障医疗行为科学、合理、安全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