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流程可依据不同采购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类型,以下为通用流程的核心步骤及差异化说明:
一、招标准备阶段
- 项目立项与报建
招标人需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立项文件,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报建。 - 编制招标文件
明确技术规范、商务条款、评标标准等内容,需重点审核资格审查条件、评分细则等核心要求。 - 选择招标方式
根据项目特点确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其他方式(如竞争性磋商、询价等),不同方式对应不同的流程分支。
二、发布招标信息
- 公开招标公告
在指定平台(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公告,包含项目概况、资质要求、获取文件方式等。 - 邀请招标通知
直接向特定投标人发出邀请,省略公开公告环节,但需保证受邀方符合资质且不少于3家。
三、投标阶段
- 获取招标文件
投标人按公告要求购买或下载文件,部分项目需提前注册交易平台账号。 - 编制投标文件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准备技术方案、商务报价等材料,需对照核查清单避免漏项或错误(如资质证明缺失、签字盖章不全等)。 - 递交投标文件
在截止时间前提交至指定地点,通常需附投标保证金(可用保函替代)。
四、开标与评标
- 开标程序
公开唱标,检查文件密封情况,部分项目要求投标人代表现场确认。 - 评标委员会评审
专家按评分标准进行技术、商务评审,竞争性谈判或磋商类项目可能需多轮报价或方案优化。
五、定标与后续流程
- 中标公示
公示中标候选人(通常3日),接受质疑并按规定处理投诉。 - 签订合同
招标人与中标人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内容不得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
附:不同采购方式流程差异
采购方式 | 关键差异点 | 引用来源 |
---|---|---|
公开招标 | 必须发布公告,评标以综合评分为主 | |
邀请招标 | 仅邀请特定投标人,减少公开环节 | |
竞争性谈判 | 允许多轮报价,侧重价格竞争 | |
竞争性磋商 | 强调方案优化,综合评分结合谈判结果 | |
单一来源采购 | 直接协商,无需竞争性流程 | |
询价采购 | 简化程序,仅针对货物类且金额较小的项目 | |
注:流程图具体形式可参考各平台发布的标准化图示(如政府采购网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