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是我国对测绘行业单位资质管理的核心依据,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资质等级划分
-
等级设置
测绘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个等级。甲级为最高等级,可承担全国范围内各类测绘项目;乙级在专业标准规定的作业限制范围内开展业务。 -
等级差异
- 甲级:无作业范围限制,可承担高精度、大规模项目(如国家重大工程、卫星定位基准站建设等)。
- 乙级:需在专业标准规定的作业限额内承接区域性或中等规模项目(如城市规划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等)。
二、专业类别分类
测绘资质涵盖10类专业,包括:
- 大地测量
- 测绘航空摄影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工程测量
- 海洋测绘
- 界线与不动产测绘
-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 地图编制
- 导航电子地图制作
- 互联网地图服务
(部分专业下进一步划分专业子项)
三、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法人资格: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 人员配置:
- 配备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学历、职称、社保等证明。
- 退休人员需提供劳务合同及退休证明;注册测绘师可替代部分职称要求。
- 技术装备:拥有符合专业标准的技术设备及所有权材料。
- 管理体系:健全的技术质量体系、安全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 业绩要求(甲级):申请甲级需提交符合专业标准的测绘业绩材料。
四、审批与管理
- 审批权限:
- 甲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由自然资源部审批。
- 其他资质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 动态调整:
- 各省可根据实际提高技术人员、设备数量要求(需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 对现有技术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原职称等级继续有效。
五、修订与衔接
现行标准基于2021年修订版《测绘资质管理办法》,简化了原四级分类(甲、乙、丙、丁),强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流程。原丙级、丁级业务范围已整合至乙级资质框架内。
注:具体申请材料和作业限额需参照《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细则及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