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缆线的新国标与旧国标,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主要标准版本
-
旧国标
主要沿用2008年发布的GB/T 9330-2008标准,涵盖塑料绝缘控制电缆,包含GB/T 9330.1-2008、GB/T 9330.2-2008、GB/T 9330.3-2008三个分部标准。
-
新国标
2020年3月31日发布的GB/T 9330-2020标准,整合了旧国标三个分部标准,简化了标准体系,提升执行效率。
二、核心变化点
-
标准整合
将GB/T 9330.1-2008、GB/T 9330.2-2008、GB/T 9330.3-2008合并为单一标准,减少执行成本。
-
导体分类调整
明确区分“硬结构电缆导体”(如固定敷设)和“软结构电缆导体”(如移动敷设)。
-
新增试验项目
增加交联聚乙烯绝缘的收缩试验和吸水试验,提升绝缘性能检测要求。
-
屏蔽层要求提升
强化铜/塑复合带(箔)屏蔽的厚度、绕包搭盖率及金属丝编织屏蔽单丝直径等指标。
三、其他差异
-
长度标准 :国标电缆每卷长度约100米(误差±0.5米),新国标缩短至60-75米。
-
质量规范 :国标电缆采用无氧铜导体和阻燃绝缘材料,新国标进一步严控辅料质量,如铜丝编织屏蔽工艺。
-
插孔规范 :新国标统一采用扁头三头插孔和圆头双头插孔,淘汰老国标三相两相合用插孔。
四、价格差异原因
国标电缆价格较高的原因包括:
-
采用无氧铜导体成本更高;
-
辅料质量更严格;
-
生产工艺更规范。但非标电缆通过偷工减料(如铜材、辅料)或电缆短米等手段降低成本,导致两者价格差可达10%-20%。
五、选购建议
-
优先选择国标 :适用于办公楼、图书馆、家庭等场景,安全性有保障;
-
警惕非标产品 :注意查看认证标志、生产日期及线径参数,避免使用无氧铜或劣质辅料产品。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标准文件及行业实际情况,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