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冻后能否进行混凝土浇筑需根据具体温度条件和防护措施综合判断:
一、温度限制标准
- 常规施工临界值
- 日平均气温≤5℃或最低气温≤-3℃时,需启动冬季施工规范
- 搅拌温度应≥-5℃,浇筑温度建议≥5℃
- 绝对禁止温度:入模温度≤-15℃时严禁施工
二、冻害风险
- 未凝固混凝土受冻会导致:
- 内部水分结晶膨胀,形成裂缝或酥散结构
- 水泥水化反应中止,强度仅能达到设计值的40%-50%
- 表面易出现起砂、剥落等耐久性问题
三、允许施工的防护措施
若必须施工,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材料调整
- 添加防冻剂(适用温度范围需≥-15℃)
- 使用早强型水泥,缩短凝结时间
- 温度控制
- 对水/骨料加热,保持出机温度≥10℃
- 入模温度≥5℃,浇筑后72小时内维持内部温度>5℃
- 保温养护
- 覆盖双层塑料膜+棉毡,或搭建暖棚
- 养护时间延长至常规施工的1.5-2倍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已浇筑混凝土意外受冻:
- 若受冻前强度≥设计强度的30%,可通过回弹检测评估实际强度
- 强度不足时需凿除重浇
结论:气温≤0℃时原则上不建议浇筑,若必须施工则需严格按冬季施工规范执行防冻、保温、材料改性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