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是用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工具,它们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和结构维度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时间维度的工具
-
资本管理工具:
- 逆周期资本缓冲:根据经济周期调整银行的资本要求,以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
-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要求: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强其稳健性。
-
流动性管理工具:
- 流动性覆盖率(LCR):要求银行持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应对30天内的流动性需求。
- 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要求银行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与长期资产相匹配。
-
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 贷款价值比(LTV)限制:限制贷款与房屋价值的比率,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 债务收入比限制:限制个人或企业的债务与收入比率,以控制过度借贷的风险。
-
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工具:
- 保证金比率要求:调整金融市场交易的保证金要求,以控制杠杆交易的风险。
- 融资杠杆水平限制:限制金融市场的融资杠杆水平,以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
-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银行的外汇风险准备金要求,以控制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
-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系数:调整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杠杆率,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
结构维度的工具
-
特定机构附加监管规定:
-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附加的资本、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
-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对金融控股公司提出并表监管、资本要求、集中度限制和关联交易限制等要求。
-
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工具:
- 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监管:强化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的运营和监管要求,以增强其稳健性。
- 清算结算系统监管:强化清算结算系统的运营和监管要求,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
跨市场金融产品管理工具:
- 同业业务监管: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监管,以防止金融风险的跨机构传染。
- 非标业务监管:加强对非标准化金融产品的监管,以控制其风险。
- 资管新规:规范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风险处置工具:
- 恢复与处置计划:要求金融机构预先制定风险处置计划,以确保在发生重大风险时能够实现有序处置,保障关键业务和服务的连续性。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组合使用,以应对不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累积和跨机构、跨市场、跨部门和跨境传染,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