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材料和相关政策文件,转诊与备案的报销比例存在以下区别:
转诊报销比例
- 1.正常转诊:如果有转诊证明并按规定办理了转诊手续,报销比例通常较高。例如,很多地方的三甲医院报销比例为55%以郑大一附院为例,诊前办理转诊的报销比例为正常比例
- 2.非正常转诊:如果没有转诊证明或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报销比例会降低。例如,没有转诊证明的报销比例可能只有35%以郑大一附院为例,非正常转诊(如未开具当地转诊手续)报销比例会降低20%
备案报销比例
1.长期备案: 长期备案的报销比例通常与参保地本地就医时的标准一致,不受折损。例如,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就医结算,起付线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时的标准 这意味着长期备案的报销比例与在参保地本地就医时相同。
2.临时备案: 临时备案的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例如,备案临时转诊急诊报销比例会打折10% 如果是补办备案手续,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20%
总结
- 长期备案的报销比例最高,与参保地本地就医时的标准一致
- 正常转诊的报销比例次之,通常为55%
- 非正常转诊或临时备案的报销比例会降低,可能只有35%或更低
因此,长期备案的报销比例最高,其次是正常转诊,而非正常转诊或临时备案的报销比例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