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海盐产区,拥有多个著名的盐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莺歌海盐场(海南最大盐场)
-
地理位置与规模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总面积3793公顷,生产面积2980公顷,年产量可达25-30万吨,占全省盐产量的三分之二。 -
自然条件优势
- 背靠尖峰岭,阻挡北方冷空气和降雨,形成少雨、高温、强日照的独特气候。
- 海水含盐度高达3.5%(波美度),蒸发量达2600毫米/年,晒盐周期仅需31天,效率居全国前列。
-
历史与产业特色
- 始建于1958年,曾是新中国重点建设项目,机械化程度达69%。
- 现发展为集工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基地,游客可参观盐田风光和制盐工艺。
二、儋州峨蔓古盐田(千年历史盐场)
- 历史与文化价值
- 位于儋州市峨蔓镇,距今12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传统海水日晒盐场之一,保存了1300多个火山岩盐槽。
- 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展示了唐代以来的原始制盐技艺。
- 生产特点
- 沿用古法晒盐工艺:利用潮汐纳水、沙土滤卤、石槽结晶,产出的盐品质纯净且带有回甘。
- 盐田与村落文化结合,保留土地庙、古灯塔等历史遗迹。
三、其他盐场
- 三亚盐场:清代已有记载,现为小型生产点,兼具历史研究价值。
- 陵水、临高等地盐场:分散于沿海,规模较小,多以传统方式运作。
总结
海南盐场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紧密相关:西部背风坡少雨多晴(如莺歌海),北部火山岩地貌适合古法晒盐(如儋州)。若对盐业历史或工业旅游感兴趣,推荐优先探访莺歌海盐场和儋州古盐田,二者分别代表了现代规模化生产与传统技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