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报告单存在作假的情况,但这是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医院报告单作假的相关案例:
- 盐城迎宾医院 “雷同化验单” 事件:高血压患者刘某在盐城迎宾医院检查治疗,发现该医院 2 月和 4 月对他出具的两份血液粘度化验单,三十项指标结果相同,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一样。他 2013 年在该医院做的多份尿检化验单,数据也完全雷同。经调查,盐城迎宾医院出具不实检验报告的情况属实,同期该院其他检验报告也有不实情况存在。
- 国家医保局通报 6 起医保骗保案:江苏无锡虹桥医院通过复制、截取其他患者影像图片,手动修改报告数值,伪造 CT、核磁共振、超声等报告记录;郑州管城豫丰医院涉嫌伪造彩超、X 线摄影等检查报告,不同患者彩超图像采集时间完全相同,X 线摄影报告与图像显示的检查部位不符;四川达州市渠县万寿镇卫生院将 26 张彩超图片重复使用 608 次,致使部分患者彩超报告所用图像、报告内容完全一致等。
- 辽宁两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辽宁省沈阳林济中医院涉嫌伪造 CT 检查报告,存在拍 “空片”、影像报告与拍摄部位不符等情况;辽宁省金城原种场职工医院疑似伪造 CT 检查报告、虚构 CT 检查项目,检验科在检验试剂过期、仪器故障、检验医师未出勤的情况下仍出具检验报告。
医院报告单作假主要有以下目的:
- 骗取医保资金:一些医院通过伪造检查报告、虚增检查项目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例如,医院可能会为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开具报告单,然后向医保部门申请报销。
- 谋取不正当利益:个别医院或医务人员为了经济利益,可能会应患者或第三方的要求,出具虚假的报告单。比如,为患者伪造病情证明,帮助其骗取保险理赔、获取病假或其他不当利益;或者为了吸引患者就医,夸大病情,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诊疗项目。
- 掩盖医疗失误:在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后,少数医院或医务人员可能试图通过篡改或伪造报告单来掩盖问题,逃避责任追究。
为了杜绝医院报告单作假,医院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医院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检验报告审核制度,要求检验者和审核者分别签名,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医院还会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对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和备份,以便随时查阅和追溯。
- 外部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部门等加强对医院的监督检查,通过飞行检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医院报告单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利用大数据、云储存等智能手段,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且,鼓励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院报告单作假等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辨别报告单的真伪,如查看报告的格式是否规范,是否有统一的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部分,以及报告上是否有防伪标识,如水印、二维码、条形码等。还可以打电话给相关机构,询问报告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