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的档次划分及计算方式如下:
一、社保缴费基数档次划分
-
职工社保
-
最低档 :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确定
-
最高档 :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
中间档次 :通常为社平工资的80%-100%,具体由各地政策划分(如4416元常处于80%-100%区间)
-
-
居民社保
- 分10个档次,缴费金额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缴费越高退休后待遇越高
二、缴费基数计算方法
-
计算基数
-
以职工本人上年度1月至12月的工资性收入月平均额为缴费基数
-
缴费基数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60%
-
-
缴费比例
-
单位缴费 :通常为基数的20%-30%(如职工社保一档60%档位,单位缴纳6.2%)
-
个人缴费 :通常为基数的8%-12%(如职工社保一档60%档位,个人缴纳2%)
-
三、示例说明
假设某地社平工资为6000元:
-
60%档位 :
-
缴费基数=6000×60%=3600元
-
月缴费金额=3600×20%=720元
-
20年累计缴费约14.25万元,退休后每月领取约2428元
-
-
100%档位 :
-
缴费基数=6000元
-
月缴费金额=6000×20%=1200元
-
20年累计缴费约23.76万元,退休后每月领取约3247元
-
-
300%档位 :
-
缴费基数=6000×300%=18000元
-
月缴费金额=18000×20%=3600元
-
退休后养老金更高,但回本时间较慢
-
四、选择建议
-
短期成本控制 :选择60%档位,回本快但退休待遇较低
-
长期养老规划 :选择100%或300%档位,退休待遇更高但缴费压力大
-
灵活就业人员 :可自主选择60%-300%档位,按比例缴费
以上内容综合了社保政策的一般原则及地区实践,具体档次划分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