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期内采购现金支出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期初应付账款、预计采购金额以及期末应付账款的变化。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计算公式
$$ \text{采购现金支出} = \text{期初应付账款余额} + \text{预计采购金额} - \text{期末应付账款余额} $$
该公式通过调整应付账款的变动来反映实际需要支付的现金金额。
二、分步计算说明
-
确定期初应付账款余额
期初应付账款余额是指预算期开始时的应付账款金额,需从财务报表中获取。
-
确定预计采购金额
预计采购金额通常以不含增值税的金额为基础,若涉及增值税需单独列示。
-
确定期末应付账款余额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是预算期结束时的应付账款金额,需结合实际支付情况调整。
-
计算采购现金支出
将上述三个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采购所需的现金支出。
三、注意事项
-
增值税处理
增值税需单独列示在应交税费科目,不计入采购现金支出,但会影响应付账款的变动。
-
其他现金流出
若存在预付款项支付、应付票据等,需在公式中额外扣除。
-
预算编制方法
-
直接法 :直接预测各项收支数额,适用于短期预算编制。
-
净收益调整法 :基于期初现金余额和预计净收益调整,适用于长期预算编制。
-
四、示例计算
假设某企业2025年6月的预算数据如下:
-
期初应付账款:100万元
-
预计采购金额(不含税):500万元
-
期末应付账款:60万元
则采购现金支出计算如下: $$ 500 + 100 - 60 = 540 \text{万元} $$
五、补充说明
现金预算需与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协同编制,确保各环节现金流的合理匹配。若出现现金短缺,需提前安排筹资;若现金多余,可考虑投资或偿还债务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