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强制性不同
- 单位缴纳: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从本人工资中扣除。即使劳动者主动写申请不缴社保,也属于违法行为。
- 个人缴纳:不存在强制性,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个人可以随时选择参加或停保。并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通常不允许补缴,而单位缴费因强制性,事后劳动者可通过维权方式申请补缴。
- 参保险种不同
- 单位缴纳:单位参保包含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 5 个险种。
- 个人缴纳:个人参保一般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无法享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待遇。不过部分地区有特殊政策,如北京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
- 缴费基数确定方式不同
- 单位缴纳:社保缴费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工资的月均值来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能随意更改。职工工资在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60%-300% 之间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300% 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60% 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 60% 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 个人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当地规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由选择,很多人为减轻缴费压力,会选择最低档次。
- 缴费比例不同
- 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承担 16%,进入统筹账户,个人承担 8%,进入个人账户。
-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 20%,其中 12% 进入统筹账户,8% 进入个人账户。
- 女性退休年龄不同
- 单位缴纳:我国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是 50 周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是 55 周岁。
- 个人缴纳: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领取养老金年龄一般是 55 周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统一是 60 周岁。
- 社会保险补贴不同
- 单位缴纳:国家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会给用人单位社保补贴。
- 个人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补给个人,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个人缴费标准的 2/3。
- 独生子女费不同
- 单位缴纳:以山东省为例,单位职工退休后,独生子女费标准不低于 100 元每月,女性甚至可以 50 岁开始领取。
- 个人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群体参照农村部分符合计划生育奖励的家庭标准给予,标准只有不低于 80 元每月,女性一般是 60 岁开始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