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将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由 380 元调整为 400 元。学生医保属于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同步调整。学生医保一年 400 元主要有以下原因:
- 医疗费用增长:近年来医药费用年增幅在 8% 左右。2021 年与 2011 年相比,全国次均住院费用由 6632 元上涨到 11003 元,涨幅约 66%;全国次均门诊费用由 180 元上涨到 329 元,涨幅约 83%;全国人均就诊次数由 4.7 次提高到 6.0 次,增幅约 28%。医疗成本的上升使得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大,需要相应提高筹资水平来维持医保体系的正常运转。
- 医保待遇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医药、新技术广泛应用,医保报销目录等范围不断扩大,门诊待遇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只有适当提高居民缴费标准,才能有效支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确保参保学生能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待遇。
- 保障范围扩大:学生医保的保障范围不断拓展,除了基本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还涵盖了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等保障内容。例如,一些地区的学生医保门诊统筹不设起付标准,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可达 60%,年度支付限额为 400 元。保障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出,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缴费标准来维持基金平衡。
- 财政补助增加:2024 年在居民个人缴费标准提高 20 元的同时,财政补助提高了 30 元,达到 670 元。财政补助占年度筹资的比例较高,为 63%,这体现了政府对学生医保的大力支持,但个人缴费也需要相应调整,以共同维持医保基金的稳定。
- 疾病风险防范:学生的安全意识、疾病预防意识不如成年人,更容易面临不确定的疾病风险。提高缴费标准有助于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能力,更好地防范化解学生的医疗费用风险,在学生患病需要用钱时,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