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温度建议
一、中药饮片(未煎煮药材)
- 温度范围:15-25℃,最佳温度控制在20℃左右,避免高温导致有效成分挥发或霉变。
-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建议保持在35%-75%,防止受潮或过度干燥。
- 环境要求:需通风良好、避光,避免温度剧烈波动。
二、熬制好的中药汤剂
- 短期保存:
- 冷藏温度:建议0-8℃,普通包装汤剂可保存1-2天,真空包装可延长至3-5天。
- 室温条件:若温度超过25℃,需当天服用,避免变质。
- 长期保存:部分需长期存放的中药(如中药材、药丸等)可冷冻,但需密封包装并缓慢解冻。
三、特殊类型中药
- 新鲜草药/口服液:需冷藏于2-8℃,密封保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 栓剂等外用制剂:建议冷藏,防止高温软化或变质。
四、注意事项
- 密封性:使用玻璃瓶或密封袋存放,隔绝空气和水分。
- 分开放置:避免与其他食物或药品混放,减少污染风险。
- 定期检查:观察是否有霉变、虫蛀或酸腐气味,及时处理。
五、储存误区
- 温度过低:冷冻可能导致药材组织结构破坏,非必要不建议长期冷冻。
- 忽视湿度:湿度过高易引发霉变,需结合除湿措施。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及环境条件,可最大限度保留中药药效,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