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技术临床应用实行以下制度: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各级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以“限制类技术”为主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并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日常监测与定期评估。
-
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本机构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包括目录管理、手术分级、医师授权、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动态评估等制度,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和安全。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禁止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部分需要严格监管的医疗技术进行重点管理,其他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由决定使用该类技术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本院审批;第二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由卫生行政部门控制管理;第三类医疗技术需要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控制管理。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审查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内容之一,涉及医疗质量保证与患者安全目标实现及医疗服务满意度等。经临床研究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允许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并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审查。
这些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合理和伦理应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