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费用收取标准主要遵循分段累进计费原则,具体标准如下:
一、基础收费标准
-
分段累进计费
- 标的额≤10万元:按各省司法鉴定收费附件标准执行;
- 10万元<标的额≤50万元:超出10万元部分按1%收取;
- 50万元<标的额≤100万元:超出50万元部分按0.8%收取;
- 100万元<标的额≤200万元:超出100万元部分按0.6%收取;
- 200万元<标的额≤500万元:超出200万元部分按0.4%收取;
- 500万元<标的额≤1000万元:超出500万元部分按0.2%收取;
- 标的额>1000万元:超出部分按0.1%收取。
-
特殊情形
- 标的额较大的案件(如超过地方规定上限),收费标准可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二、其他费用
-
附加费用
- 鉴定材料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额外费用,由鉴定机构与当事人协商确定。
-
分类差异
- 法医类鉴定(如伤残等级、损伤程度):收费依据鉴定难度、技术手段(如影像学检查)和耗时长短调整;
- 物证类鉴定(如笔迹、指纹):费用与样本数量、特征复杂度相关;
- 声像资料鉴定(如视频真伪鉴定):需使用高端设备或耗时较长时,费用较高。
三、地方性规范
各省市可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标准(如江苏省对工伤相关鉴定的特殊规定)。建议具体案件咨询当地司法鉴定机构或管理部门获取明细。
注:2025年各地仍在执行分段累进计费模式,但实际收费可能因鉴定机构资质、技术难度等略有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