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范围主要依据医保 “三目录” 确定,包括药品目录、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以下是具体介绍:
医保药品目录
- 调整情况:2024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于 6 月 13 日公布征求意见稿,7 月 1 日正式开启申报工作,10 月 27 日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开始,11 月 28 日公布结果。本次调整共新增 91 种药品,调出 43 种药品,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 3159 种,其中西药 1765 种、中成药 1394 种,中药饮片部分 892 种。
- 药品分类: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参保人使用可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药品” 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价格或治疗费用比 “甲类药品” 略高,参保人使用需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医用耗材目录
由国家制定医保准入和管理政策,原则上由省级医保部门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准入法与排除法确定。各地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的医用耗材报销范围。一般来说,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条件的医用耗材,会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例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一些高值医用耗材,在很多地区都已纳入医保报销,但具体的报销标准和限制条件可能因地区而异。
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同样是国家制定医保准入和管理政策,省级医保部门确定具体内容。目录内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类医疗服务项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纳入医保报销的医疗服务项目:
- 诊疗项目:如普通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检查费(如血常规、CT、MRI 等)、检验费等。
- 康复项目:部分地区将一些必要的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如肢体康复训练、语言训练等。
但也有一些医疗服务项目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如:
- 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 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 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 在境外就医的。
- 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
- 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报销范围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医疗技术发展等因素不断变化,具体的报销目录和规定以当地医保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