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地位
-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5公里处,地处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
-
历史地位
-
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比山海关早建9年;
-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山海关、镇北台并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二、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
关城布局
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部分区域11.7米),以黄土夯筑,西侧砖包墙。
-
主要建筑
-
光化门 :东门,象征“紫气东升”;
-
柔远门 :西门,寓意“安定西陲”;
-
角楼 :四隅防御建筑,形如碉堡;
-
文昌阁 :明代文人雅集场所,重建于清道光年。
-
三、文化与旅游价值
-
历史意义
-
结束了宋元时期“有关无城”的局面,成为明代西部防御核心;
-
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军事城堡,展现古代军事工程智慧。
-
-
旅游资源
-
除关城、城墙外,还包括悬壁长城、第一墩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
景区涵盖关帝庙、戏台等历史建筑,兼具军事文化与旅游体验。
-
四、保护与传承
-
建国后多次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7年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际知名历史遗迹。
嘉峪关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遗产,吸引着全球游客与学者,成为研究古代军事、建筑、文化交流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