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检测方法通常指的是使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进行的免疫层析检测。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食品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示意图描述,它展示了典型的双抗夹心法胶体金检测原理:
深色版本[ 样品垫 ] → [ 结合垫(含有胶体金标记抗体)] → [ NC膜(硝酸纤维素膜)] |——— T线(测试线,固定有捕获抗体) |——— C线(控制线,固定有二抗或质控抗体) ↓ [ 吸收垫 ]
-
样品垫:样本(如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滴加到样品垫上。
-
结合垫:样本在毛细作用下向结合垫移动,这里的胶体金颗粒已经与特定的抗体结合(金标抗体)。如果样本中含有目标抗原,这些抗原会与金标抗体形成复合物。
-
NC膜:
- T线(测试线):样本继续向前流动到达测试线,这里固定有另一种针对同一抗原的抗体。当携带抗原的金标抗体复合物流经此处时,抗原会被捕获并形成“捕获抗体-抗原-金标抗体”的复合物,导致T线显色。
- C线(控制线):无论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抗原,过量的金标抗体都会继续向前移动到达控制线,并在此处被固定的二抗捕获,从而确保C线显色以验证测试的有效性。
-
吸收垫:最后,样本流至吸收垫,吸收多余的液体并帮助维持液体的单向流动。
根据最终观察到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阳性或阴性:
- 如果T线和C线都显色,则结果为阳性。
- 如果只有C线显色而T线不显色,则结果为阴性。
- 如果C线没有显色,即使T线显色,整个测试也是无效的,需要重新检测。
请注意,实际的检测试纸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为了获得更详细的示意图,您可能需要查看具体的文献或者产品说明书。如果您需要一个更加详细或专业的示意图,我可以尝试为您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指导您在哪里查找相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