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在艾滋病检测等领域有分代的说法。具体如下:
- 第三代胶体金法:
- 原理:采用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以试纸条或卡的形式进行检测。利用胶体金标记抗体或抗原,并将其固定在试纸条或卡的特定区域。检测时,样本滴加在试纸条或卡的加样区,若样本中含有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它们将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随着样本流动,免疫复合物在试纸条或卡的检测区聚集,形成红色或棕色条带,提示阳性结果。
- 特点:是在第二代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客观,适合家庭自测和现场快速检测。比如在艾滋病检测中,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 HIV 抗体。
- 第四代胶体金法:
- 原理: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原检测。以艾滋病检测为例,除了检测 HIV 抗体外,还可同时检测样本中的 p24 抗原。
- 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缩短了检测的窗口期。不过,目前四代产品相对较少,部分还处于研究或试用过程中。
不过,并非所有胶体金法都有严格的分代,比如传染病四项(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胶体金法检测,通常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 “代” 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