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买医保卡外借的原因有很多,涉及法律风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的损害以及其他潜在风险。以下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法律风险
违法行为
医保卡外借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将面临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
医保卡外借不仅会导致个人面临罚款,还可能导致医保卡的暂停使用。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出借医保卡给他人冒名使用的,可能会被责令退回骗取的医保基金,并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
影响商业保险
核保受阻
医保卡上的就诊、购药记录会被视为持卡人本人的健康档案。如果外借他人购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物,或进行体检、住院等操作,这些记录将直接关联到持卡人名下,成为保险投保时的“定时炸弹”。
理赔纠纷
在商业保险理赔时,保险公司会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投保人的医疗记录来评估理赔申请。如果医保卡外借导致医疗记录混乱或存在不实记录,保险公司可能会对理赔申请产生怀疑,进而影响理赔的顺利进行。
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信用问题
医保卡外借被视为骗保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通过医保记录、医院就诊数据等评估被保人健康风险。若医保卡上有慢性病、重症的就诊或购药记录,即使本人实际健康,保险公司也会默认持卡人存在相关疾病。
法律后果
如果借卡人患有某种疾病并使用医保卡就诊,当持卡人本人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可能会以“未如实告知既往症”为由拒绝理赔。即使持卡人实际健康,但需自证清白,往往需要提供多年体检报告、医生证明等材料,流程复杂且成功率低。
其他潜在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
医保卡上存储着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和医保消费记录。若将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社会保险政策风险
医保卡外借滋生的各类诈骗灰产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医保卡进行药品转卖获利,出借人与借用人均将踏入违法境地。
医保卡外借不仅会导致法律风险和行政处罚,还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商业保险核保和理赔,甚至损害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和其他潜在风险。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未来的医疗保障,切勿将医保卡外借给他人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