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医保药品价格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定价方式 :
-
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其零售价格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最高零售价格。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也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
市场调节价 :除上述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外,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制定零售价。
- 定价原则 :
-
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价格,做到质价相符,消除虚高价格,保护用药者的正当利益。
-
市场调节价药品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价格,为用药者提供价格合理的药品。禁止暴利、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行为。
- 价格形成机制 :
- 医保基金支付药品 :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 医保药品采购价格 :
- 医保药品采购价格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药品采购政策,通过合法的药品采购平台或与药品供应商谈判确定。严格按照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或谈判价格执行采购,确保采购价格合理合规。
- 医保药品销售价格 :
- 医保药品销售价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支付标准及加成政策制定。在医保支付标准范围内,结合本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及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对于加成政策有调整时,及时相应调整销售价格。
- 价格调整机制 :
- 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医保政策法规变化,当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医保支付标准变更或药品采购价格发生变动时,及时启动医保药品价格调整程序。调整后的价格应经医疗机构价格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实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数据更新和价格公示。
- 医保限价 :
- 医保限价,又称医保支付标准,是为了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和药品的价格水平设定的。医保支付标准以内部分由患者和医保按比例分担,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
- 挂网价 :
- 挂网价是指药品在集中采购平台上的公示价格,主要是为了确保药品价格透明、合理,并受到监管。每个省的药品挂网价都有差别,而且挂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药品属性、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变化。
- 实际进价 :
- 医保部门对诊所药品价格的限制还包括实际进价,即药品的实际购进价格。
- 医保支付标准 :
-
医保目录内药品按下列规则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
中选产品按照实际销售价格(不高于中选价格)的90%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
同通用名非中选产品按实际销售价格的70%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并以同组中选产品支付标准托底,对实际销售价格不高于中选产品支付标准的,以自身销售价格为医保支付标准。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医保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保护患者的利益,同时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各相关方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药品价格的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