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2023年医保目录)已经正式发布。以下是关于2023年医保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调整概况、药品分类、药品价格、报销条件等。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概况
调整内容
- 新增药品:2023年医保目录新增了126个药品,包括肿瘤用药、新冠、抗感染用药、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和罕见病用药。
- 调出药品: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主要是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
- 谈判和竞价: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了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
调整背景
- 政策背景: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的用药保障水平,规范医保用药管理,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
- 调整原则: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的基本用药需求。
医保目录的构成
药品分类
- 西药部分:包括1698种西药,分为甲类和乙类药品。甲类药品395个,乙类药品1303个。
- 中成药部分:包括1390种中成药,分为甲类和乙类药品。甲类药品246个,乙类药品1144个。
- 中药饮片部分:包括892种中药饮片,列出了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品种和不得纳入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
药品数量
- 总药品数量:2023年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
医保目录的药品分类
甲类和乙类药品
- 甲类药品: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
- 乙类药品: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先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再将剩余部分的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谈判药品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包括431个药品,其中西药364个、中成药67个,按照乙类支付。
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
平均降价幅度
- 谈判成功率:121个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 总减负金额: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重点药品价格
例如,肺癌用药埃克替尼、达可替尼等,肝癌用药多纳非尼、瑞戈非尼等,乳腺癌用药阿贝西利、达尔西利等,这些药品的价格均在医保目录中明确列出。
医保目录的药品报销条件
报销流程
- 购药:持卡人可以携带医疗保险卡到指定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药品,直接刷医疗保险卡。
- 门诊:参保人在定点医院就诊,出示医保卡,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会按比例直接报销。
- 住院: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情况确定,个人必须先预交医疗费押金,出院结账后多退少补。
报销范围
- 医保药品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药品全额报销,乙类药品部分报销。
- 诊疗项目目录: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须的服务设施。
2023年医保目录的调整显著增加了药品数量,提升了慢性病、罕见病和儿童用药的保障水平。通过谈判和竞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1.7%,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医保目录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药品全额报销,乙类药品部分报销。报销流程包括购药、门诊和住院,报销范围涵盖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