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1日,我国已有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具体包括:
一、已全面纳入医保的城市
-
北京
-
2023年7月1日起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如取卵、胚胎移植等)纳入医保,成为全国首个落地城市。
-
适用范围覆盖公立及非公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根据项目类型有所不同(如最高5050元/项)。
-
-
上海
- 2024年6月1日起实施,每年覆盖超10万人次,平均年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保预计每年减轻约9亿元负担。
-
广州
- 2024年10月1日调整后,1.6万人次享受医保报销,统筹基金报销金额超4000万元。
-
内蒙古
- 2024年2月1日起纳入医保,覆盖“取卵术”“胚胎培养”等8个项目,职工及居民医保报销比例70%-50%。
-
广西
- 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将取卵术等13项服务纳入医保,职工医保报销70%、居民医保50%,每人终身限2次。
-
甘肃
- 2024年2月1日起覆盖12项辅助生殖服务,但医保仅报销部分费用。
二、其他已推进或试点的城市
-
辽宁 :2025年1月1日起将取卵术、胚胎移植等纳入医保,职工及居民医保报销比例60%-50%。
-
黑龙江 :同期纳入医保,政策细则与辽宁类似。
-
天津 :2025年2月宣布纳入医保,具体项目及比例待官方进一步明确。
-
贵州 :2025年2月跟进,覆盖取卵术等核心项目。
三、报销比例与范围
-
报销比例 :通常为50%-70%,具体因地区政策而异。例如北京单项目最高报销5050元,广西职工医保报销70%、居民医保50%。
-
覆盖项目 :主要包含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核心环节,但不同地区对项目数量和金额的界定存在差异。
四、政策意义与影响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显著减轻了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1月,全国超100万人次受益,预计每年为数百万人节省数亿元医疗费用。未来更多省份将跟进,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