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价是否构成“情节严重”需结合具体行为特征综合判断,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一、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哄抬物价情节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情形:
-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通常以违法所得的倍数或固定金额作为判断标准,如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或单处罚金。
-
行为持续时间与影响范围
包括哄抬价格行为持续时间长(如数日)、影响范围广(覆盖多个地区或消费群体)。
-
其他严重情节
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哄抬价格、与其他价格违法行为叠加、囤积居奇等。
二、法律后果
若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哄抬物价可能面临以下刑事处罚:
-
有期徒刑与罚金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附加处罚 :可并处没收财产。
三、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
一般违法行为 :仅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20万元以下罚款。
-
犯罪行为 :需达到“情节严重”的量化标准,才会追究刑事责任。
四、特殊情形补充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中,哄抬物价可能同时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情节严重者可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依法从重处罚。
建议 :若发现哄抬物价行为,可通过110报警或工商部门举报,提供证据协助执法机关认定情节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