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氨化造粒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原料准备
-
基础原料投入
将氯化钾、硫酸、合成氨等基础原料按工艺配方分批计量,通过混料机充分搅拌均匀。
-
物料输送
混合后的物料与返料一起通过电子计量皮带输送至转鼓造粒机。
二、核心反应过程
-
氨化反应
浓度为98%-93%的硫酸通过槽车输送至硫酸稀释储槽,与蒸发后的气氨在管式反应器中连续反应,生成含硫酸钾、硫酸氨、硫酸二氢钾的料浆。
-
混酸配制
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形成混酸,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通常为4-5)。
三、造粒与干燥
-
料浆造粒
混酸与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在70-80℃温度和蒸汽调节下,物料通过管道输送至料层团聚成粒。
-
干燥处理
成粒后的湿物料经冷却机冷却至适宜温度,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确保颗粒含水量低于12%-14%。
四、后处理与包装
-
筛分与破碎
干燥后的颗粒通过筛分机筛选,去除过大颗粒,破碎后的细粒与未破碎颗粒一同返回造粒机再造粒,确保颗粒均匀性。
-
包膜与包装
合格颗粒经防潮防结块包膜处理后,通过风冷系统冷却至储藏温度,最后进行计量包装,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
五、环保与安全措施
-
尾气处理 :造粒机产生的废气通过通风机抽出,经尾气水洗塔洗涤后排放,洗涤水循环使用。
-
设备维护 :定期对反应器、造粒机、干燥设备等关键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工艺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工艺优化建议
-
工艺参数调整 :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要求,优化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参数,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
自动化升级 :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物料输送、温度控制、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精准管理。
以上流程综合了不同工艺路线的特点,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造粒方式(如转鼓造粒、喷浆造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