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市曾经因其极端的自然条件而被称为“全国唯一没有树木的城市”。这里的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2摄氏度,加上严酷的气候条件如强风、冻土层和短暂的生长季等,使得种树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鼓励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尝试植树造林,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自1998年起,那曲市政府就开始尝试通过悬赏的方式吸引人们参与种树活动。最初,政府承诺给成功种植一棵树的人奖励30万元人民币,并为军人提供记三等功的荣誉。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政策逐渐演变为对任何能够在那曲市内成功种植并让树木存活两年的人给予巨额奖金的方案。
尽管奖金数额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几千元一路上涨到了30万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能够成功领取这笔奖金。这是因为那曲地区的自然环境极其不利于树木的生存:低温、大风、缺乏足够的水源以及深厚的冻土层都成为了阻碍树木扎根成长的重要因素。
直到2016年后,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那曲计划”正式启动,科研团队开始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他们发现,除了提供必要的水分和养分外,还需要改善土壤结构,使用特定的方法来培养树苗以增强其抗寒性和适应性。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树苗们的越冬存活率达到了75%,到2024年时,已有大约30万株树木存活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那曲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法种植树木的地方,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持续的努力,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如今,那曲已经不再是完全没有树木的城市了,而是逐渐向着拥有更多绿色植被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标志,也为其他类似环境中面临绿化难题的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
西藏自治区还推出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旨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其中包括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这样的大规模植树造林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全区范围内的绿化进程。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